查看原文
其他

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 | 更要诗和远方的田野

风雅君 渝北文旅 2022-07-21

近来,由高晓松作曲作词,许巍演唱的《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》,一经发布便红遍了网络,手机里珍藏这首歌,成了文艺青年的标配。




当耳机里回荡出那句“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”时,被生活禁锢的你挣扎过吗?想着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,却不曾为了“那片海”不顾一切时,也是否留有遗憾?满腔的热血无法释放?




也许你痛苦过、挣扎过、改变过,终究被拉回现实。

其实现实中也可以有诗和远方,下面就跟风雅君一起到渝北去寻找。




五月的初夏,迎来渝北诗一般的季节,翠绿还未完全代替漫山的鹅黄与粉红,退去冬日的萧条、春日的水嫩,却如刚长成的少女般娉婷玉立,若是诵起林徽因的《你是人间的四月天》,也还是会有笑靥如花的情感吧:

 

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;

笑响点亮了四面风;

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。

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,

黄昏吹着风的软,

星子在无意中闪,

细雨点洒在花前。

那轻,那娉婷,你是,

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,

你是天真,庄严,

你是夜夜的月圆。

雪化后那片鹅黄,你像;

新鲜初放芽的绿,你是;

柔嫩喜悦,

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。

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,

是燕在梁间呢喃,

——你是爱,是暖,是希望,

你是人间的四月天!

 

徜徉在江堤上、畅游在花海中、采着桑葚樱桃的春果……像林徽因似的,守着那一片水光浮动与林间呢喃,偶尔一声春雷炸响,飘下的雨滴,润了大地,也润了心。

一首好诗读来,即使在家,春意也当扑面而来,让人总想迈开脚步,出门寻找远方的田野!

广袤的渝北大地,怎么能缺少田野的身影。




眼下正是插秧的季节,机械插秧已不稀奇,但走进田野,总期望着杨万里《插秧歌》中的画面:


田夫抛秧田妇接,小儿拔秧大儿插。

笠是兜鍪蓑是甲,雨从头上湿到胛。

唤渠朝餐歇半霎,低头折腰只不答。

秧根未牢莳未匝,照管鹅儿与雏鸭。


将密集的秧苗,人工移栽,横竖均匀插在铺好的水田里,这样的技艺经过数千年的传承,逐渐被机械打破,还好,渝北仍能见这种古朴的插秧艺术。

 



插秧,首先要“开秧门”,主妇要备好饭菜酒肉,供家人和帮工者聚餐。

餐间,每人要去拔秧,先用缚秧苗的稻草在秧田吃一个鸡蛋,意谓“讨彩头”。

插秧结束,称“关秧门”,有的户主绕田走一圈,拔一把秧苗带回家,扔在门墙边,说是“秧苗认得家门,丰收由此进门。”

插秧结束的晚餐,主人家要宴请帮工者,称“打散”。

插秧种田时,一天三餐外,还要加两次点心。




插秧时,孩子是最开心的,在暖意正浓的天,挽起裤脚,踩进泥田里撒欢,累了就在田坎上坐下,晒着太阳。

到饭点了,就跟着帮工回家吃饭,生怕帮工偷懒,误了田里的秧苗,家里总会拿出好的食材款待帮工,腊肉是年末新炕的、鸡汤是早上刚炖的,蔬菜是从地里刚摘的,这也是孩子们能大饱口福的时候。




当然,吸引孩子们的并非正餐,而是插秧间隙的点心时光,农妇们在家里专挑大的鸡蛋煮好,兑上醪糟开水,白糖随帮工的喜好,自己添加,偶尔还有些汤圆和咸菜,在田野上用餐,秧苗的清香、泥水的味道、清新的空气,此时的笑容才是最灿烂的吧。


主办单位:重庆市渝北区文化委员会

长按二维码,关注我们噢!!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